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[百色市] 时间:2025-07-05 08:03:35 来源:旁門左道網 作者:石河子市 点击:17次

作者:天涯愛科學

近日紅星新聞報道了一則令人揪心的新聞。

天堂村是位於四川省江安縣南屏山深處的一個山村,村邊有一棵高達35米高的大樹,在樹梢位置,有一個直徑約一米多的巨大馬蜂巢。據熟悉馬蜂的人士說,如此巨大的蜂巢,估計至少有一萬隻馬蜂以上。村裏人說,為防馬蜂傷及村裏人,一直都禁止外人來騷擾甚至采摘這窩蜂。

然而9月22日下午,有四個外地人偷偷來到樹下,其中一名男子穿上橙色的防蜂服後,開始爬樹摘采蜂巢。據同伴說,該名男子越爬越慢,大約在離蜂巢5米遠的地方停了下來,身邊馬蜂亂飛。其後情況越來越不妙,男子竟然頭部朝下上身慢慢垂了下來,整個身子卡在樹叉上,無論同伴如何叫換,始終再無反應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男子頭朝下懸掛樹上長達一日一夜

同伴們見勢不妙,當即到村中求救,江安消防救援人員趕到後,發現現場地方狹窄,樹木高大,枝葉密集,救援條件極不理想。而且蜂群極度凶猛,即使調來消防車用高壓水流衝擊也無法將其驅散。又報請上一級部門支援後,宜賓市消防支隊派來無人機,噴灑殺蟲藥將蜂群殺死後才將男子救下來,前後耗時長達24小時。然而回天乏術,男子被救下來發現早已死亡多時,屍體甚至已經發臭了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上方為遇難者,下方為救援人員


從報道來看,釀成悲劇的主要原因可能有兩個。

一是當日天氣炎熱,事發時現場氣溫高達32度,男子身上穿的是厚厚的防蜂服,這種氣溫之下,即使防蜂服上帶有風扇,散熱效果也是很不理想的。而且垂直攀爬二三十米是極度消耗體力的過程,該名男子很有可能是因為風扇斷電,窒息和中暑虛脫而死。據同行者說,當日事發後另一名男子亦爬上樹試圖施救,其間遭到馬蜂瘋狂攻擊,差點遇險。好不容易下來後,人幾乎處於虛脫狀態。幸得村民趕緊用水管淋水降溫,好幾分鍾才恢複神來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消防車噴水驅趕馬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無人機噴藥滅蜂


二是跟現場的馬蜂種類有關係。這種馬蜂在當地名叫“遊七裏”或“七裏遊”。這種馬蜂毒性極強,僅次於金環胡蜂和黑絨胡蜂,然而攻擊性卻遠在前二者之上。一旦發起攻擊,可追逐入侵者追六七裏之遠,所以當地人給它起了一個恐怖的名字“遊七裏”,算得上馬蜂界裏的“犯七裏蜂者,雖遠必誅”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一般的馬蜂築巢時比較小心謹慎,大多選擇隱秘的地方甚至地下築巢。而遊七裏蜂則反道而行,喜歡在高高的樹梢上建巢,巨大的蜂巢很遠就能夠被看到,如果身上沒幾把尖刀,誰敢這麽招搖呢。不過遊七裏蜂巢多在離地十多米高的樹梢上,像本次事件中離地三十米高的蜂巢卻較為少見。無疑,這樣的高度也是悲劇發生的一個原因,除爬樹體力消耗太大外,也導致出險後其他人難以及時救援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遊七裏蜂脾氣暴躁,一言不合就大開殺戒,一旦發現入侵者,會立即翅膀並攏,成群結隊地從樹梢上像俯衝式轟炸機般直插而下,其鋪天蓋地的氣勢令人不寒而栗。如果發現入侵者皮厚難刺,它們就會爬滿入侵者身上,特別是頭部氣孔及麵罩的之處,一副悶都要將其悶死的樣子。江安消防隊的一名救援人員說,他一靠近樹中,護目鏡上就爬滿了蜂,視線受阻,根本無法開展工作。而且,這種馬蜂甚至可以不依賴毒刺噴灑毒液,如果眼睛或呼吸道沾上毒液,後果將不堪設想。其毒液的主要成分是透明質酸酶、蜂毒明肽、組織胺、緩激肽等,有致溶血、出血和神經毒等作用,尤其以蟄到頭、頸等部位和蜂毒引起的過敏反應最為危險。

為摘馬蜂窩,四川一男子命喪35米高大樹,卻不是馬蜂蟄死的

遊七裏蜂在江安一帶聲名狼藉,對膽敢靠近者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的,一律采取零容忍態度。因此,人或牲畜受到攻擊事件時有發生,當地人可以說是真正的“聞蜂喪膽”。據報道,2017年不到一年時間裏,江安消防隊就接到蜂警電話900多起,處理蜂巢600多個,其中大部分與遊七裏蜂有關。

那麽遇到遊七裏蜂等胡蜂該怎麽辦呢?

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招惹。遊七裏蜂一般都在樹梢築巢,很遠就能看見,所以最好繞道而行,免得招惹禍端;

如果已經惹到了遊七裏蜂,你能做的就是趕快往樹林或草深的地方跑,最好用衣物包住頭部,有多遠跑多遠。記住,要逆風跑,否則風助蜂勢,你就有事了;

實在跑不掉了,你最好祈禱附近有個水坑什麽的,趕緊跳下去潛伏起來,等待胡蜂息怒後自行散去你再出來。

(责任编辑:银川市)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